2018第一期“全國畜牧基因組選育培訓班”隆重開班
谷雨時節剛過,正是農民開始耕種的日子,對于多數畜牧企業來說,也是新一年養殖周期的開始。目前,國內多數畜牧業企業都還處于“憑經驗”養殖、育種的“粗獷式”經營狀態,新技術應用率低下導致養殖成本高、品種選進展育緩慢等問題普遍發生。而選育優良品種的家畜正是目前是畜牧養殖行業技術的痛點和難點。因此本次的“全國畜牧基因組選育培訓班”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重視和積極響應。
本次“全國畜牧基因組選育培訓班”由北京康普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康普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辦,邀請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江蘇立華牧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等單位的業界知名畜牧育種專家為主講嘉賓,全國范圍內的多個畜牧企業參加了本次培訓。
活動盛況
全國畜牧總站 劉長春 處長
培訓班首先由全國畜牧總站劉長春處長做了開篇講座,為學員們闡述了國家層面對發展特色畜牧業的思考和愿景。
這次報告中指出:我們的畜產品產量在經過一段高速增長期之后,從2010年開始,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平臺期,在這個期間,我們更需要通過高新技術手段,來實現我國畜牧業的新突破。在眾多畜產品中,我國豬的養殖量已經占到了全球數量的一半,而牛羊肉則僅占我國畜產品產量中的5%左右,供應量仍處于緊張狀態。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我國畜產品消費已經由“量”的需求向“質”的需求進行轉變,人們對畜產品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這也促使我們應該尋求一些新的手段,讓畜牧產業更加適應市場的發展。
在剛剛過去的十九大中,我國中央提出要發展特色畜牧業。這就要求我們在保障量的供應的同時提高畜牧產品的品質,把我們的遺傳資源開發利用好。
我們需要:
產業與資源結合,夯基礎,利長遠
產業與政策結合,抓機遇,促發展
產業與科研結合,促創新,提效率
產業與市場結合,突重點,出成績
根據市場需求,倒推來設計我們的畜牧業產品。
種豬選育篇
中國農業大學 王愛國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 王起山 教授
中國農業大學 劉劍鋒 教授
課程首先由中國農業大學的王愛國教授為學員們介紹了種豬選育技術。隨后,中國農業大學的劉劍鋒教授為學員們介紹了具體的豬優化育種策略和實施方案。最后,由上海交通大學的王起山教授為大家介紹了豬基因組選擇中的信息技術。
基因育種技術可以減少人工記錄,讓信息更可信;提供新的養殖數據;更能提供電子追蹤系統,實現買賣雙方的信息追蹤。從而可以進行育種值間的早期分化、估計育種準確性、加快遺傳進展。
肉雞選育篇
江蘇立華牧業有限公司 張康寧 育種總監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劉冉冉 副研究員
北京博亞和訊農牧技術有限公司 馬闖 副總經理
肉雞選育課程首先邀請到了江蘇立華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育種總監張康寧先生從育種企業的角度為學員們介紹了黃羽肉雞的選育技術。隨后,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的劉冉冉副研究員為大家介紹了與康普森生物和康普森農業攜手研發的雞55k芯片( 京芯一號 ),并報告了該芯片在基因組選擇應用中的實際效果。課程從市場到企業再到科研技術,全面地介紹了肉雞選育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現階段我國肉雞育種存在著比較嚴重的技術滯后;高校技術與企業應用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而現代基因組育種技術恰為企業育種中的種種不足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為推進我國肉雞的選育工作找到了新的可行路徑。
最后由博亞和訊的副總經理馬闖老師介紹了“國內肉雞產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馬闖老師指出:未來我們國內的肉雞消費量將呈一個快速增長的趨勢,其中深加工產品出口富有很大的潛力。在育種層面,過去我國禽類的育種長期處于對國外育種公司的過度依賴狀態,國外的技術壟斷對我國肉雞的發展十分不利。因此培育我國自己的肉雞是一項迫切、重要的歷史任務。
傳統現代相結合
四川農業大學 朱礪 教授
中國農業大學 周磊 講師
北京康普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馮羿方 產業技術主管
培訓的最后,四川農業大學的朱礪教授主講的“以傳統育種與基因組育種結合提高育種效率”和中國農業大學的周磊老師主講的“基因組選育模型構建和算法”為大家提供了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切實可行的育種方案??灯丈r業的產業技術主管馮羿方則為學員們介紹了“基因組選育檢測及評估服務流程”,讓學員們得到切實可行的基因育種解決方案。
我們應促進選育目標形狀的改變,來滿足消費市場多元化需要的高度專門化培育,并以配套系的方式實現高效商品畜牧產品的生產。傳統與現代育種的結合讓我國畜牧業育種技術得到了提升,并推進了基因組育種的產業化的進展。
本次培訓不僅傳授了畜牧基因組選育的相關技術,更為中國畜牧業提供了一個可以學習、交流的平臺,在我國畜牧業引起了不錯的反響。相信通過這次行業內的深度交流,能夠促使中國畜牧業朝著更科學、更高效、更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