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ddnlg"></em>
    1. “中豆芯”——為大豆產業振興提供核“芯”利器

      來源: 發表日期:2021-05-14 瀏覽量:2098

      4月24日,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北京康普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召開了“中國植物基因組產業轉化高峰論壇暨首屆中國大豆產業鏈發展高峰論壇”。此次論壇以 “中豆芯”系列基因芯片 的應用為基礎,首次從全產業鏈的角度探討農業科技創新的利用,向產業鏈要效益,為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首席科學家蓋鈞鎰院士,作科所副所長馬有志研究員,康普森董事長劉繼強在開幕式上致辭。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邱麗娟研究員、李英慧研究員、關榮霞研究員、李慧慧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院長郭順堂教授,東北農業大學王紹東教授,北京康普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繼強,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大豆研發總監胡喜平,九圣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產品官王長海,Plug and Play 農業食品戰略總監張翼翔,中國植物肉新銳品牌“珍肉”創始人呂中茗,北京康普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資深育種分析師鄧飛作為大會報告和論壇嘉賓出席大會。


      蓋鈞鎰院士在與會場連線中指出,大豆產業發展關鍵在于種業振興,生物技術是農業產業發展的“加速器”,如何利用生物技術加速種業技術創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是種業振興的關鍵,此次院企的創新合作升華了“育繁推一體化”的內涵,將生物技術創新深入產業應用。

      會議分別圍繞“新時期大豆產業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作了“中豆芯”系列產品的設計和利用的思路、大豆育種與產業化研究、雙循環發展格局下中國在大豆食品全產業鏈中的作用,以及“中豆芯”的應用等方向的報告。會議還組織了全產業鏈共話“大豆振興”使命的圓桌討論,從宏觀層面共謀打贏大豆種業“翻身仗”的戰略路線。本次會議得到了各界專家的高度關注,來自大豆基礎研究、育種應用、種業推廣、農產品加工、創新消費產品應用、產業金融的百余名專家圍繞如何通過技術創新驅動全產業鏈融合,打好大豆種業“翻身仗”進行了深刻研討。



      “中豆芯”系列芯片
      “中豆芯”系列基因芯片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邱麗娟研究員團隊與北京康普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研發,歷時4年,經3代更迭打磨而成,兼顧科學研究和育種應用的高、中、低密度系列功能型芯片,包括“中豆芯”618K、“中豆芯一號”(200K)芯片、“中豆芯二號”(5K),可廣泛用于種質資源和育種材料的遺傳評估、基因挖掘及利用,雜交組合配置預測,定向改良及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提高選育的精準度及選擇強度,加速大豆優質高產新品種的選育,為大豆產業鏈的融合創新提供了核"芯"利器。

      目前中豆芯一號在基因挖掘、群體進化、全基因組選擇育種等基礎科學研究中已取得成效;中國農科院和康普森已與內蒙古呼倫貝爾農科院、黑龍江農科院黑河分院、黑龍江農科院大豆所等多家單位合作,利用中豆芯二號育種芯片在定向改良、F1真假雜交鑒定、指紋鑒定方向取得初步進展。


      相關技術服務請咨詢:


      康普森作物事業部王經理
      電話:18301105822(微信同號)



      分享:
      日韩无码精品视频|黄色网站高潮无码|亚洲老人毛片一级A视频|亚洲黄色三级片AV

      <em id="ddnlg"></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