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研究團隊,優化頂層設計
來源:
發表日期:2021-03-04
瀏覽量:1509
2月27日下午,稻種資源優異基因發掘與利用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以網絡視頻會議形式召開了聯盟第二次理事會。聯盟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賀浩華副校長,聯盟理事長李自超教授,聯盟副理事長楊慶文研究員、李丹婷研究員,以及理事會成員共計50余人參加會議。
本次會議由聯盟理事長李自超教授主持。在會議上,李自超教授分享了海南苗期抗旱鑒定評價的方案、經驗及鑒定成果;祝曉陽博士和鄺翡婷經理分別匯報了種質資源庫建設及基因型數據庫共建的工作進度。聯盟全體理事圍繞研究方向、內容、方法、團隊間合作、知識產權歸屬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會議上還通過了新增海南大學羅杰教授為聯盟常務理事的議案。
從水稻種業發展需求出發,結合基礎理論研究和育種需求,聯盟組建了9個研究組,全面覆蓋了產量、品質、抗病、抗逆、耐重金屬、土壤營養高效利用、新型栽培模式、生育期及育性等性狀。在理事長李自超教授的協調下,全體理事詳細考量各自團隊的研究基礎和經驗優勢,確定了各性狀研究組的團隊組成。聯盟將以研究組為單位,設計和執行研究計劃。并由組內成員推舉出兩名負責人協調組內研究方向、統一性狀鑒定標準體系、規劃成果產出、組織跨研究組合作。
這種多單位、多成員共同努力、協同作戰的新模式,集中了國內最頂級的水稻研究實力,必能為挖掘優質、高產、抗病等具有重要育種價值的基因,驅動水稻種業的產業升級和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
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是種業現代化,而種質資源是種業發展的基石。在新的一年里,聯盟將繼續在以稻種資源微核心種質-巢式關聯群體(MCC-NAM)為核心的創新型產學研用合作模式下,解決科學問題、突破產業現狀,將研究成果寫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